天赐永宁

天赐永宁

——黄岩历史文化陈列

 

前  言


这是一方引人注目的土地——“天赐永宁”之地。

这里地处浙江东南,西倚括苍山脉,东临浩瀚大海。境内有平原、丘陵、山地、海涂、湖泊等多种自然形胜,气候温润,土地肥沃。既有鱼盐之利,又富竹木之饶。所产蜜橘驰名天下,被誉为“中国蜜橘之乡”。

这里史迹邈远,人文厚积。大量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现,表明早在远古洪荒之时,人类即已在此栖息繁衍。之后徐人南迁、越裔入境,衣冠南渡、宋室徙居,多元文化在此汇聚交融,形成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

这里民风淳朴,人杰地灵。史有“十八进士共一家”之盛,曾产生“南宋第一相”杜范、诗人戴复古、文史学家陶宗仪等俊彦名士。自宋以降,号称“东南小邹鲁”;近代以来,更是文风炽盛,才人辈出。

这里就是黄岩,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深厚文化的浙东古县。

历史长河悠然远逝,昔人踪迹可觅可寻。《天赐永宁——黄岩历史文化陈列》,将带你从历史文化的角度解读黄岩,品味黄岩,对黄岩的历史文化、黄岩人的精神,作一番深情的回眸。


永宁毓秀

 

黄岩位于浙东,依山濒海,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考古发掘表明,早在史前时期即有人类在此活动,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东汉时为永宁县境,隶属会稽郡。唐上元二年析临海县南部置永宁县,为黄岩建县之始。唐武周时改称黄岩,延用至今。

从春秋战国到宋代,境内经历多次人口迁徙。多元文化的汇聚交融,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黄岩地方文化。

 

农工并重

 

黄岩所处的温黄平原,气候温润,土壤丰沃,水网密布,自古被誉为台州粮仓。因自然条件优渥,社会环境安逸,加之人口多元化,推动了黄岩社会经济的发展。自古以来,水稻、柑橘和鱼盐为支撑黄岩经济的三大拳头产品。同时,境内手工制造业也渐趋繁盛,能工巧匠辈出。粮果并举,农工兼重,造就了古时黄岩的富甲一方。

 

东南都会

 

凭借濒海之利,黄岩所在的古台州地,自三国东吴始即已开辟海上航线。千年以来,海运不衰,此地遂成海上通衢。加之物产富饶,经济鼎盛,黄岩蜜橘等名品陆续运向全国,至明清两朝,黄岩一举成为台州粮食、百货、工业品的商业集散中心。至清末民国,此地商贾辐辏, 百货麇集,更成名扬四海的东南都会。

 

人文荟萃

 

在唐代之前,台州尚为荒远的“谪适之地”。自唐郑虔启蒙以来,黄岩文风大开,士重廉耻,民尚礼仪;人文渊薮,良才辈出。其民知礼重文,崇尚教育;笃信理学,膜拜佛道。由宋至清,县邑之内书声比户,文风炙热。多元文化的兼收并蓄与交融,推动了黄岩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发展,使其享有“小邹鲁”之美誉。

 

应时而新

 

黄岩历来士风朴茂,民众质朴淳直,充分展现出敢于任事、敢于奋斗、敢为天下先的黄岩精神。反映到现代,则表现为黄岩人敢于竞争和冒险的精神。从农桑到工业,从商贸到文教,在历史的滚滚车轮中,黄岩迎来了新的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