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寿宫俗称前斗宫,位于黄岩区西城街道桥上街北边。主屋坐北朝南,山门朝西,清代建筑。建筑占地面积677平方米,正屋通面宽8.5米,深8.6米,明间宽4.1米。延寿宫建筑为九柱八檩。二层结构。一层前设走廊,后封闭,二层前后均开窗。重檐硬山顶,灰瓦装饰中脊,青瓦盖面。前廊柱头设斗拱,抬梁雕刻象鼻,室内地面均铺石板。延...
126次 时间:2020-03-28
岱石庙位于黄岩区澄江街道岙里村,始建于南朝刘宋永初(420—422)年间,后焚于火。清同治八年(1869)重建。庙宇四进,有建筑四十多间。大门口有石狮一对,门内有戏台一座。大殿为重檐歇山顶,七开间,黑色筒瓦屋面,明袱草架结构,前檐廊月梁、牛腿等构件精雕细琢,工艺精美。庙内原塑岱石尊王像,俗传即西汉名儒董仲舒(...
209次 时间:2020-03-28
灵石寺位于黄岩区北洋镇灵石中学内。始建于东晋隆安二年(398)。灵石寺塔始建于北宋乾德元年(963),时为吴越国统治时期,为吴越国王钱俶授意高僧建造的佛塔。原有东西双塔立于大殿前东西两侧,东塔清代已毁。西塔高21米,七级六面砖砌结构,每层有倚柱、槏柱,柱头卷刹。明间设壶门式壁龛,菱角牙子叠涩出檐。因年久失修...
179次 时间:2020-03-28
方山双塔在黄岩城东九峰山紫云、阜云两峰之巅。为九峰十二景之一,称“双峰插云”。方山双塔始建年代不详。南宋景定年间(1260—1264),宝章阁直学士章雄飞《游九峰寺》诗中有“九峰拔地三千丈,双塔攒空十二层”之句。清光绪《黄岩县志》载:“宋南渡后即有之。”明、清两代曾作重修。塔为五级六面,砖石构造,维修前,因...
239次 时间:2020-03-28
庆善寺塔位于黄岩老城区县前街东,塔南侧原称大寺巷,塔又称大寺塔,塔为六面五级,塔内中空,缘梯可达顶层,始建于宋绍兴二十一年(1151),清康熙十一年(1672)重修。因年久失修,20世纪50年代,塔已破败不堪,时有断砖朽木下落。20世纪60年代曾作大修,由于没有按古塔旧制进行维修,造成古塔面目全非。2006年进行了一次...
146次 时间:2020-03-28
大藤坤青瓷窑址位于黄岩院桥四联村秀岭水库南岸西侧大藤坤山山脚。窑址呈南北方向分布,分布面积约500平方米,为北宋时期青瓷窑址,窑址文化堆积层较为丰富。经现场考古调查,该窑址烧制年代大约在北宋初期。遗址现场堆积大量青瓷碎片、窑具,堆积层约1.5米厚,堆积产品有青瓷小罐、青瓷碗、青瓷瓶等器物。窑具有束腰喇叭形...
50次 时间:2020-03-28
蓝田山青瓷窑址位于黄岩区院桥镇左任新村左岙坑蓝田山半山坡上,窑址呈南北向分布,分布面积5000平方米。仅见窑址废品堆积,未发现窑床,从残器堆积层看,器物以大量的青瓷碗、鸡腿弦纹瓶为主。从堆积采集的瓷片判断系唐宋时期青瓷窑址。部分青瓷碗残片内外施釉,釉色青中泛黄,并饰有篦纹及刻划纹。据悉,该窑址在十年前就...
102次 时间:2020-03-28
下坦印纹陶窑址位于黄岩区高桥乡三童岙村,是战国晚期至汉代的印文硬陶和原始青瓷古窑址。有两足及喇叭形窑具,堆积层破坏严重,标本以印文陶片见多,并有原始青瓷耳杯、战国螺旋纹原始青瓷碗、新石器时代晚期石斧等文物出土。1989年1月,下坦印纹陶窑址被黄岩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113次 时间:2020-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