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铃铃,叮铃铃”上课喽!快点儿坐好,快坐好!“黄小博进课堂啦!”黄小博?是什么呀?原来是黄岩博物馆推出的特别活动呢,是为了让我们更加了解家乡的文化呢!
我的家乡——永宁江水滔滔
博物馆的老师先给我们介绍了黄岩的地域位置,原来,沿着弯弯曲曲的永宁江,黄岩原来这么大呀!又懂得了好多知识呢!
大开眼界识瓷器
老师出示了一些瓷器的图片,让我们猜猜看。我们仔仔细细地观察着呢?第一次听说瓷器“鬼”,大头直接到脚了呢?真有趣。
第一次亲密接触
终于到了激动人心的时刻啦!老师让我们触摸瓷器。这可是第一次哦!以前都只能隔着一层玻璃,想象着它们的材质。一摸,有偶凹凸,再看,各不同。
“我的花纹像荷花”
“我的花纹像油条”
“我的花纹是战马”
“快来看看我的”
我们讨论得非常激烈,真的是大开眼界呢!
观摩
10月15日这是一节特殊的班会课,青瓷走进了我们的课堂,沙埠窑走近了,1000多年的文物就在我们的眼前,值得记录的体验。
沙埠瓷器,你知道吗?
沙埠竹家岭窑址位于沙埠镇青瓷村与廿四都村交界地区,是沙埠青瓷窑址群内最具代表性的窑址。沙埠青瓷窑址群1963年被公布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今年5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和黄岩区博物馆联合对竹家岭窑址进行了主动性考古发掘,取得了重要收获。
沙埠窑青瓷创烧于唐,兴盛于五代北宋,南宋以后逐渐衰落。其烧造时间长,规模大产品造型丰富,釉色青翠纹饰精美,远销海内外,堪为浙东一大名窑。
目前发现器物的造型有壶、瓶、罐、钵盘、碗、碟、盆、水注、执壶、洗、水盂、熏炉、鼎、粉盒、杯、茶托、佛像等20多大类50余品种。其中以盘、盆、碗为主,杯、粉盒、水盂、碟为次,壶、瓶、罐、鼎等器皿次之。器形规整,丰富多样,可以满足各个阶层多方面的需求。
器皿表里均施满釉,釉色有翠青、叶青泛黄、淡青色,发现少量酱褐釉或紫金釉。釉岐较厚,玻化强,有冰裂纹釉色丰润雅丽,滋润光泽,透明如镜,似冰如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