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风尚——唐朝银器艺术专题展


大唐风尚—唐朝银器

艺术专题展


1.png

大唐盛世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文化现象。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唐朝走向了中国古代社会的鼎盛时代。

唐代是中外文化交流和融合的繁荣时期,唐代文化是开放型的世界级文化,是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广泛吸取外来文化精华而成。

金银器因材质特殊、外观奢华,兼具观赏及实用性,甚至具有货币属性,是古代工艺美术中绚丽的瑰宝。

唐代的金银器代表了当时金属工艺的最高水平。

2.jpg

01 银的属性特征

HELLO 2025

微信图片_20250128103401.jpg
微信图片_20250128103403.jpg
微信图片_20250128103406.jpg

白银的熔点低,延展性好,比较容易造形。处理后的白银表面光洁、清雅,不易氧化,广泛应用于首饰和装饰品。

因此银器成为了唐代风靡一时的器物代表。

02 唐代银器的制作工艺

HELLO 2025

微信图片_20250128103409.jpg
微信图片_20250128103413.jpg
微信图片_20250128103416.jpg

唐代银器制作工艺繁多,大体可分为:范铸、镶嵌、鎏金、锤揲、掐丝、錾刻、编累。

03 唐代银器器皿造型

HELLO 2025

微信图片_20250128103419.jpg
微信图片_20250128103423.jpg
微信图片_20250128103425.jpg


银器皿形态多样,器类包括茶具、酒具、医疗用具、化妆用具、佛事用具及其他生活日用品等。造型丰富的银器种类超过其他所有质料器物,展现了唐朝人的生活习惯和审美情趣。

04 唐代银矿分布

HELLO 2025

微信图片_20250128103429.jpg
微信图片_20250128103434.jpg
微信图片_20250128103437.jpg

《新唐书·食货志》载:当时全国共有银矿35处,分布于28个州(府)。

《唐律疏议》做出了明确规定:“器物者,一品以下,食器不得用纯金。”神农二年(706年)进一步强调:“诸一品以下,食器不得用浑金玉,六品以下,不得用浑银。”

这使得金银器不折不扣的成为了当时人们身份的标志。

05 唐代银器与外来文明

HELLO 2025

微信图片_20250128103440.jpg
微信图片_20250128103446.jpg
微信图片_20250128103449.jpg


唐代是中国古代对外交流的鼎盛时期。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都有很大的发展,中外使节交往频繁,侨民大量涌入,唐代银器形制及纹样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来自粟特、萨珊、拜占庭等多种域外风格的影响。

金银及其器物具有体积小、价值高的优势,成为馈赠、供奉、赏赐、赋税的最佳物品,作为经济活动、政治斗争的媒介,直接参与社会生活甚至重大政治活动。所有这些又为唐代金银器的制造发展提供了契机。

大唐风尚——唐朝银器艺术专题展

主办单位

黄岩博物馆

随州市久洲艺术博物馆


协办单位

广州东方博物馆


展览时间

2025.1.18-2025.4.18


展览地点

黄岩博物馆一楼特展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