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口石塔

2020-03-28 10:05:00237次浏览

水口石塔位于距黄岩城区 16 千米的茅畲乡浦洋村大田山东麓小岗上,背山临溪。塔北面 50 米处有将军殿,据清光绪《黄岩县志》载:“水口石塔在县西茅畬将军殿前,明万历四十四年里人牟应魁等同族公建。”此记说明水口石塔建筑时间是明代万历四十四年(1616),至今已有 400 多年历史。

水口石塔细节

水口石塔为五级六面实心仿楼阁式石塔。石塔通高 11.6 米,由基座、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座高0.85米,底边长1.3米,上边长 1.42 米。每面下部 高 0 . 7 米 为 基 脚 雕刻 ,中部六个面采用浮雕的方法,刻有麒麟吐珠、火焰神兽、鲤鱼跳龙门、鹿、鸟、蜂、猴等图案。塔身一层边长 0.9 米,高1.55 米;二层边长 0.88米,高 1.55 米;三层边长 0.88 米,高 1.55 米;四 层 边 长 0.85 米,高1.55米;五层边长 0.84米,高 1.25 米。可见五层石塔总体上收分甚少,仔细测量,在第三、四层和五层塔身边长上下相差1 厘米。下四层腰檐举折平缓,到了第五层收顶为6 举, 六 只 戗 角 突 然 高昂,并各挂一只风铃,微风吹过叮叮作响。五级石塔每面采用剔地起突的雕刻方法,凸现出平座、勾栏、倚柱、 壸 门和阑额,上置一斗三升三踩附壁拱,每面由一组平身科和角科承石板腰檐。每面的 壸 门内均雕有肉髻螺发、面目慈祥、结跏趺坐莲台上的佛像,也有头上净发、身披袈衣、形态各异的罗汉,还有身系玉带的官人胁持。塔刹自下而上,有复钵、束腰、露盘、宝球、相轮,最上以葫芦收顶,端庄稳重,粗犷简洁,体现出石构建筑的风格特征。

水口石塔远景

1982 年 2 月,水口石塔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 年 10 月进行塔架修缮,对石刻缺损部分,按石质的原貌质地进行修复,至今整体建筑现状完整。水口石塔造型挺拔秀美,比例均称,整体采用浮雕、剔地起突雕刻及圆雕的方法装饰,自然和谐,一派明代石雕艺术的风格,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2011 年 2 月,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