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台州古砖拓印。
专家在黄岩博物馆观看“年积音徽——金石拓片展”。
隋唐之前的历史文献,有关台州的记载非常稀少,即使有记载,也是片言只语。而实际上,六朝(222-589)时期的台州,经济社会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这从历年出土的古砖上就能看得出来。
12月5日,“年积音徽——金石拓片”研讨会在黄岩博物馆召开,来自台州各地及温州的文史专家,对藏家王裕祥精选拓印的100多幅古砖拓片(大多为六朝时期),给予高度评价。与会专家一致认为,王裕祥收藏的古砖,形式多样,内含大量图像和文字,包含着丰富的历史讯息,可以补文献之不足。
古砖品类齐全
王裕祥入行八年多,收藏的台州古砖有上千块。经过粗步梳理,他发现,台州的古砖有其自身特点。“在收藏界,湖州的古砖很有名,该地古砖以文字砖为主,画像砖较少。前些年,绍兴古砖炒得也很火,该地古砖中文字砖和画像砖各占一半。而台州古砖中,图像砖的数量超过了文字砖。”他分析说,“尤为难得的是,台州古砖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湿刻(在砖坯未完全阴干之时,用尖锐之物在其上刻画,待干后再拿去烧制)砖,非常珍贵。”
与湿刻砖对应的是模印砖。湿刻砖因为是手刻,所以每块砖的图案都是独一无二的,绝无重复;湿刻砖上的图案和文字,有些是主人为之,有些是工匠为之;有些是有意为之,有些是随意为之,不一而足。模印砖,顾名思义,按照模子制造的砖块,应该是主人有意为之,随意为之的可能性不大。
在文字砖中,王裕祥收藏的门类非常多,有纪年砖、官职砖、地名砖、墓志砖等。比如,他收藏了两块“永安元年六月造”砖,是由不同模字制造的,因此字迹不一样;他收藏有目前浙江省内发现的字数最多的一块西晋墓砖,内文为“太康三年八月甲戌朔十三日丙戌朱公治兄弟……”,共计67字;他还收藏有多块吉语砖,如“大吉翔(祥)宜公卿家有五马千头羊”砖。
王裕祥收藏的画像砖品类繁多,刻画内容涉及天上地下海里,无所不包,有现实中的人与物,也有神话传说中的人与物。天上的有日月同辉砖,砖上刻有三足金乌、蟾蜍和兔子;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等四象砖,其中有一块砖上四象俱全,非常难得;有凤凰像砖。地上的更多,人物的有步摇女砖、仕女砖、高士砖、门吏砖等,有狩猎图砖,有佛像砖,有伏羲女娲砖,以及鬼脸砖;动物的有十二生肖砖、龙虎纹砖等。需要指出的是,台州龙虎纹砖形象之多,数量之大,是其他地方没法相比的。海里的有海鲜砖、鱼纹砖等。
王裕祥以藏品体量之大,品类之多,成为古砖收藏界的佼佼者。其精选的藏品拓印作品,一经展出,便引起收藏界和文史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研究价值巨大
王裕祥写得一手好字,古朴的古砖拓片,加上他自己和书画界朋友的题跋、装点,就成了一幅精美的艺术品。
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对拓片本身的艺术美给予肯定的同时,更对其蕴含的丰富的历史内涵和历史价值给予高度评价。
当天,年过八旬的临海博物馆原馆长郑文斌来到现场。他看了拓片后,赞扬王裕祥做的工作大大推进了台州金石学研究,对王裕祥把私藏拿出来分享的行为表示赞赏。临海文保所所长彭连生说:“王先生的拓片,既是精美的艺术品,又是重要的历史资料,融技艺传承和文化传承为一体。我们总说台州历史悠久,但少有实物佐证,缺乏说服力。这批古砖,正是台州历史悠久的实物证据。以后不论官家修书,还是私家珍藏,这批古砖都价值巨大。” 台州日报报业传媒集团领导赵宗彪认为,这些古砖有文有图,为台州历史研究提供了实物资料,“从这些图文中,可以了解到古代台州的建筑水平、人口集聚、经济规模等情况”。台州市收藏文化研究会会长杨跃鸣说:“王先生的拓片具有艺术价值、历史价值、社会价值等多重价值,值得好好研究。”
王裕祥收藏的古砖中,在黄岩出土的不少。画家、文化学者毛太鹏是黄岩本地人,他表示,黄岩四周被山包围,多处山上发现过六朝古墓。从这些墓砖上可以了解到古代制砖材料和规格,窥探古人丧葬风俗和生活习惯等,“王裕祥的收藏,提供了更多证据和研究材料”。台州市收藏家协会会长徐卫华说:“黄岩立县于唐上元二年(675),但是先民早在黄岩立县之前,就已经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他指出,王裕祥收藏的大量黄岩出土的古砖,正说明了这一点。他还认为,王裕祥收藏的台州各地的古砖,是研究台州书法史、绘画史、文化史的重要材料,也是研究中华文化的重要材料。台州广播电影电视集团编委张广星评价说:“渺远的唐以前的黄岩历史,从此有了实物佐证,尤其两晋时期的黄岩,繁华可见。”
与会专家还认为,王裕祥收藏的古砖,其价值不在于一时一地,可能有更深远的意义。文学博士、万卷谱局负责人郑鸣谦认为,这批古砖基本上反映了台州历史进程,对台州历史文化研究非常有价值。他建议对这批拓片进行整理出书,并注明古砖出土地点和所属年代。“如果这本书出版,它将超过台州历史上所有金石学著作的价值。”他断言。台州博物馆副馆长张峋则表示:“台州六朝时期的历史史料太少,信息太少,许多历史情况不甚明了。这批古砖所传递出来的信息,足以支撑起一部内容丰厚的台州六朝史。”他还大胆推测,这批古砖所包含的信息可能与宏大的历史叙述接上头,其潜在价值不可估量。黄岩中学教师周建灿是一名考古爱好者,他说,这些古砖从材料上来说,并没有多大经济价值,工地施工,破坏了就是一抔土。“王先生对地方文化的保护,花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功不可没。”他说。
研讨会上,来自温州的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瓯窑学院常务副院长张仁看了王裕祥的收藏后,极为震撼。他说:“台温在很长一段时期是不分的,历史越往前推,我们越密切。比如东瓯文化,既是台州的,也是温州的。”他希望,在地方文化研究上,台温两地学者、藏家可以资源共享,多多交流,互相合作,共同促进地方文化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