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父管震民遗墨书籍回家乡记
--管槟玉
前言: 管震民老夫子的珍贵遗墨和诗集、珍藏书册、包括友辈珍贵墨宝和史料,经过了风风雨雨几十年,在2001年一次中国上海画家董妙正先生组团来到槟城开画展那天起,祖父的灵魂似乎有了灵犀一样,冥冥中召唤着我,有意无意地在我们三江公会的迎春书画展中,与画家、上海生一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会长董妙正先生,闲聊起了祖父的遗墨事迹。可能是书画同缘,在相逢多次交流中,董妙正先生与我结下了缘,我们最终决定祖父的珍贵书画和藏书,不能再向外散落流传了,必须尽快将尚留存的珍贵墨宝诗集、书籍等送回故乡、了却祖父归故心愿。
在董妙正先生引导下,先从中国网上查找到了浙江杭州西湖自然博物馆(前身是国立西湖自然博物馆、即我祖父曾工作过的地方)。有了线索,再通过董妙正先生不遗余力的协助和推荐,浙江杭州西湖自然博物馆特派严洪明馆长和办公室主任陈苍松先生在2016年11月6日来到马来西亚槟城检收先祖父遗物。
西湖自然博物馆收藏八幅墨宝,包括祖父的墨宝、西湖第一任博物馆馆长王念劬先生写给祖父的一幅横幅,槟城名画家许西亚老师画给祖父半身油画像副本等,其余的全都转交给黄岩博物馆。
黄岩博物馆馆长罗永华先生于2016年6月接领自杭州西湖自然博物馆的这些墨宝后,便开始查阅各有关资料和翻阅大量历史记载,逐步整理好全部资料后,最终出版一本《管震民书画集》特刊。这些讯息都是罗馆长在我们几次通电中陆续告诉我的。
岁月如流,2018年年初期间,罗永华先生电告我黄岩博物馆拟定翌年五六月间举办《管震民书画展》,希望我能出席开幕礼。他盛情邀请,我身为先祖父尚健在的唯一孙女,于情于理我不应该推却。 于是我便选定2019年5月9日 至12日到黄岩去一趟。罗馆长方面也为了配合这个日期,赶紧筹备画展工作并付印《管震民书画集》特刊。
终于到了我动身出发的那一天,我事先已发微信给罗馆长,告诉他和我同时出席的人物还有董妙正先生(穿针引线之人)、同行旅伴欧昭群老师(我的学生),一行三人。欧昭群和我从槟城乘搭南方航空公司飞机,再经广州转机到杭州,然后和从上海来的董妙正先生在杭州集合,一起去黄岩。
5月9日,我们从槟城出发,上午 9时零5分起飞,预计下午5时抵达杭州。那天天气晴朗,飞机准时降落杭州萧山机场。罗馆长在下午三时左右尝试用微信联络我,但是我已关机,无法和我通电。幸亏罗馆长联络了董先生,请他带我和昭群到黄岩最新最豪华的旗隆万豪大酒店。抵达杭州机场后,我和昭群坐上轮椅被服务员推到第一楼,靠近出口处。服务员帮我联络董妙正先生后,吩咐我们不要走开,他们就离开了。我们等到5时30分,还是没有见到董妙正先生的人影。 其实,董先生在下午5时早已到机场了,我想他也是急着找我们。于是,我再请一位服务人员联络上董先生后,告诉他我在一楼“肯德基”和“真功夫”餐馆之间.未及十分钟,终于见到他了。我们三人赶紧搭乘一辆去黄岩的计程车,路经11个隧道,直至晚上9时30分到达黄岩的旗隆万豪大酒店。一到酒店就看见罗馆长和副馆长林杰先生等着迎接我们,罗馆长随即递交给我一本印刷极其精美,内容又多姿多彩的《管震民书画集》。一见到如此精致的装订本,令我赞叹不已。这时,酒店里面的饭店快要打烊了。罗馆长和林杰副馆长带我们到离酒店一百米左右的餐馆用晚餐。由于路程很近,而且停车不容易,我们就走过去。不料马路和行人道之间有些凹凸不平,晚上又看不清楚,我竟跌个两手脚朝天.大家都嚇了一跳,七手八脚赶快把我拉起来。林副馆长好几次问我有事否.我答没事后,他才放下心。或许我平日吃补骨丸之效,跌倒了也没大碍。虽然已经很夜了,罗馆长和林副馆长热情款待,请我们享用一顿丰富的晚餐。翌日5月10日,上午9时30分开幕仪式开始。罗馆长和林副馆长早已到酒店,接我们三个人去新黄岩博物馆。我来到宽敞而又宏伟的新黄岩博物馆时,内心十分激动。一步入《管震民书画》展览厅,顿时被一幅巨大精整的字画惊呆了!经历近百年历史、百年文化、原本破而残缺的书画,竟然已被修补到美不胜收的境界!能不令我震撼不已!我庆幸祖父在家乡遇到真正的知音及知己!我难以想象黄岩博物馆馆长罗永华先生和其单位同人,前后用了多少时间与心神、以及财力等,才最终把先祖父残旧的字画以焕然一新的样貌呈现出来。我赞叹和感激之余,心想先祖父在天之灵,能不欣慰无比!
5月10日上午9时30分,开幕典礼正式开始,这是一个非常简单而隆重的开幕仪式。几天前,罗永华馆长已在浙江广播电视台报导有关这个为期一个月的“爱国华侨管震民书画展”新闻,并简介祖父的履历,和他作品的特点。当天电视台也作现场直播。 开幕主持人是区文化旅体局局长叶慧洁女士,到场的领导和嘉宾有:
浙江自然博物馆馆长:严洪明先生
浙江自然博物馆办公室主任:陈苍松先生
黄岩区委统战部副部长、区侨联主席:蒋文超先生
黄岩区政府办公室副主任:郑仁先生
黄岩区文广旅体局副局长:罗丽珍先生
至于众多嘉宾和乡亲们,则站在礼堂对面参与观礼。主持人在介绍各位领导和嘉宾之后,首先让我致词;接着是杭州自然博物馆馆长严洪明先生致词;区常委副区长艾正宾先生颁发给我捐赠书画证书后也致词,然后宣布“爱国华侨管震民捐赠书画展”开幕;公众人士接着进场参观展览作品。嘉宾们在自由参观之际,不少人士还在喜欢的作品前面拍照留念。
中午,罗馆长和林杰副馆长带我们三人和赵安如副馆长,叶慧洁女士等人到黄岩区政府大厦餐厅吃中饭。吃完饭后,罗馆长接到一通由旅游局长管秉阳先生打来的电话,交给我接听。管先生说他看到电视报道,知道我来出席祖父管震民书画展的开幕礼,并欢迎我多回乡看看。我也向他问好,并感谢他打电话来和我联络。
下午,从餐厅回到黄岩博物馆,我和赵安如副馆长等人,在展览厅里拍了好多照片留念。接着我们到二楼的办公厅办理捐赠文物证件等手续。事情办好后,已经是吃晚饭的时间,
罗馆长请我们到一家餐馆吃晚餐,在那里我们有幸得尝黄岩家乡菜,尤其是黄岩的招牌小食---梅花糕。当我在大快朵颐之际,我感触良多,不禁想起已逝世了五十多年的先祖父。
当年五十岁后才离乡背井的他,因为所居地政策方面的限制,他至死都没有机会重回家乡一趟。作为一介书生,他唯有寄情于书画赋诗,抒发内心对故国的眷恋和浓浓的思乡愁.真是情何以堪啊!我不在黄岩出生长大,因为祖父之故,我得有两次机缘来到家乡,目睹乡土风情并和众多乡亲见面,对家乡油然产生亲切感。陈苍松先生说他也是黄岩人,但还未尝食过梅花糕。而今机缘巧合,我们一行三人口福可真不浅啊!
5月11日上午9时正,我们吃完早餐后,罗馆长即派了一辆专车送我们三人去杭州致远大酒店。11时正我们到达酒店时,陈苍松先生已在那里等待我们,他带我们在旅店餐厅吃中餐。董先生未吃饭就先辞行回上海。我两年前来过杭州,当时已游赏过西湖及其他名胜景点。这两三日来舟车劳顿、行程又相当紧凑,身体疲惫极了,就没有多大兴致重游旧地,而直接进旅店休息了。5月12日上午8时正,陈苍松先生准时来接我们去萧山机场,一路上我只看见汽车驰行,完全没见到摩托车。陈先生告诉我摩托车不准在高速大道穿行。半小时左右,我们就已到达机场,因为我们是在第二终点站登机,他就让我们在“2”字的建筑前下车。昭群先去南航柜台问清楚登机处后,回来通知我要去另一端入口,我们必须走过一条长廊通道。 一开始,我们即被这条走廊的长度吓呆了,但一路走来,才发觉这条走廊一点也不沈闷,因为它的右边为整排粉红色的梅花树所装饰,左墙上则一一介绍浙江省历代名人,有他们的画像及其等一生对历史文化的贡献。可惜我们赶着搭机,没时间和闲情详读资料,好在这些人物,我们在书中都曾读过。利用机场长廊的墙壁,让路经的旅客多少认识中国历史著名人物和他们对国家的丰功伟绩, 确实有其一定的意义和作用。可惜只有中文字,没有英文说明,外国人多看不懂,而且不是每个旅客会经过这条长廊。我前几天抵达机场时,并没有发现这条走廊。如果在候机室也能如通道般作类似的布景,让那些久坐无聊的旅客阅读打发时间、和多认识中国的历史文化,确实别具一格!我们的马来西亚旅游部或许也可以借鉴啊!
飞机在11时5分准时起飞,在广州停留3个小时后才续程回槟城,晚上9时30分抵达槟城机场。四天匆促的行程终于划上完美的句号。拖着疲乏的身子回到家里,我的内心竟是无可言喻的轻松!
虽然先祖父生前没有嘱托过我,但我在耋耄之年,能为他所珍藏的墨宝字画做了完美妥善的安排,不啻完成了神圣似的使命,心中那股愉悦甚至是得意的感觉真非笔墨所能形容。
惟愿这次的展览会促进了马、中文化的交流,让国内的乡亲们知道很多在国外的华裔子民,虽身在异乡,但心系祖国,不时关注祖国的建设发展。在国外生活的华裔族群,祖国的兴衰间接影响我们在当地的社会地位和权益。当中国国衰力弱时,我们都能感受到执政当局或主体族群的轻视。甚至纯粹受英文教育的同胞,还以身为华人为耻。早期好多华人子弟,因为父母送他们来华校就读,勉强学习华文,但多抱着苟且不认真的态度,真正喜爱又常阅读华文书报的学生是极其少数的。加以我们国家的教育政策和考试制度,华文不是必修科,不会影响学生的会考总成绩。对大多数学生的升学而言,华文资格并不至关紧要。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曾担任中学华文老师的我,深感教导华文之不易,常有力不从心之感,不知如何劝导学生认真学习中文,更遑论与他们谈及博奥精深的中华文化。最令人气恼的是遇到差班的顽劣男同学,他们不止不用心听书、且不时在上课时捣乱,触犯校规或制造很多纪律问题。
尔今、特别是这十多年来,中国崛起已是举世皆知。她已跃升成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中文的经济价值提升百倍,世界各地兴起学习华文的热潮,连马来西亚的的异族同胞,也纷纷送子女进来华校就读,唯恐他们日后因不谙华文而影响前途。我相信现任的华语老师,一定不会再像当年的我辈们那么苦口婆心地教导了。最近,不少受英文教育甚至六、七十高龄的二毛子华人,竟然也踊跃地加入华语补习班,这难道不是中国政经同步崛起之故吗?
结语: 这次黄岩博物馆成功主办《管震民书画展》,可说是一带一路政策的一部分。但愿先祖父的遗墨书册等文物,能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发扬起些许的作用和贡献。最后,我再
次衷心感谢家乡亲人、黄岩博物馆全体工作人员、赵安如和林杰两位副馆长。对两位大力促成书画展的幕后功臣罗永华馆长以及穿针引线人董妙正会长,我更是铭感五中。谢谢!
( 4174字)
完稿于26/6/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