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陈叔亮草书鲁迅《自题小像》立轴


释文: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题识:鲁迅先生诗 七七岁暮 叔亮书

铃印:陈(白)/叔亮(白)

这首诗写于1903年前后,这个时候是中国处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人民生活异常痛苦的年代,时年鲁迅先生在《浙江潮》上发表了《斯巴达之魂》,歌颂斯巴达人以生命和鲜血抗击侵略者,借以抨击清朝统治者的丧权辱国,唤醒中国人民起来斗争,并毅然剪掉象征封建传统和种族压迫的辫子,在一张剪掉辫子的照片背面题写了这首诗送与好友许寿裳,以表达自己为国捐躯、矢志不移的决心。全诗四句,先写作者热爱祖国的感情,继写由热爱而引起对处在“风雨如磬”之中的祖国的忧虑,再写由忧虑而感到“寄意寒星荃不察”,心情不免有点沉重,最后跃上一个新的高峰,激昂慷慨,热血沸腾,迸发出“我以我血荐轩辕”的最强音,充满着激励的力量。陈叔亮在创作这幅作品时已然77岁高龄,过去的岁月里他历经风雨,创作了许多优秀作品,在选题上多有鲁迅先生的诗词,即是对这位老革命家的尊敬,也是革命者之间的惺惺相惜。从教书生涯的抗日激情,到毅然北上的家国情怀,以及建国后为文艺事业的日夜操劳,始终不变的是陈叔亮的爱国情怀,依然跳动的是他的拳拳赤子心。